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欧美亚洲性爱网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0-10-20   作者:任勇攀   来源:教务处   点击数:

 

 

2020年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二〇年


目 录

  4

1 学生发展 6

1.1就业质量 6

1.1.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6

1.1.2毕业生月收入和专业大类月收入 6

1.1.3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8

1.1.4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 8

1.1.5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9

1.1.6雇主满意度 9

1.2在校体验 10

1.2.1新生入学教育 10

1.2.2心理健康教育 10

1.2.3学生资助 11

1.2.4社团和文化活动 12

1.3职业发展 13

1.3.1毕业三年后职位晋升 13

1.3.2就业特点 13

1.3.3自主创业 16

2 教学改革 16

2.1专业建设 17

2.2产教融合 19

2.2.1校企合作工作有新进展 19

2.2.2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19

2.3课程建设 19

2.3.1实施“德技并重、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21

2.3.2以项目为引领,深入推进有效教学改革 21

2.4创新创业 23

2.4.1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3

2.4.2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 23

2.5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24

2.5.1系统完善构建“三位一体”专业教学资源平台 25

2.5.2质量管理与监控平台监控建设 26

2.6国际合作办学 27

2.6.1推进教育资源引进工作 27

2.6.2 开展经常化师生交流 28

2.6.3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高校交流合作 28

3 条件保障 29

3.1院校治理 29

3.1.1全面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29

3.1.2加强大学章程建设 31

3.1.3加强督导、定期考核,做好职称评聘和奖励 31

3.2教师队伍建设 32

3.2.1师资结构 32

3.2.2教师企业研修和培训 35

3.2.3教师工作量 37

3.3实训基地建设 37

3.4经费投入 39

3.5政策保障 40

3.5.1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2

3.5.2加强统筹规划,促进落实目标任务 42

3.5.3完善职业教育投入长效机制 42

4 服务区域 43

4.1招生 43

4.2人才支持 45

4.3科技研发 45

4.3.1 完善教科研管理机制 46

4.3.2建设产学研共享平台 46

4.4社会服务 47

4.5精准扶贫 47

4.5.1做好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资助工作 48

4.5.2落实招生就业精准扶贫工作 49

4.5.3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51

4.5.4积极参与专业技术人员援疆工作 51

5 面临挑战 52

5.1校企合作需进一步加强 52

5.2师资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53

5.3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53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泰安市人民政府举办,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已有63年职业教育办学历史。2002年起,由原山东省泰安农业学校、泰安机械电子工程学校和泰安贸易学校三校合并组建,开始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历史。

学院现占地982亩,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有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实验实训室184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717万元;馆藏图书92.6万册;固定资产达4.1158亿元42个高职专业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省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省特色专业12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5门。截止20208月31日,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11818人。

一年来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6-2018年)》(教职成[2016]7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鲁发[2018]9号)等文件要求,以全国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为契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为目标,以“重效率、勇担当、作表率”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动力,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专业群建设为重点,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突出内涵发展,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办学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又迈上新台阶。

2019年,学院成功入选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诊改试点复核“有效继续实施五个一工程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立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新增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现代经贸服务专业群立项为省级品牌专业群;新增省教学团队1个、教学名师1名、青年技能名师1名;新建2个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师生在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和技能大赛中(不包括行业协会),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

 

 


1 学生发展

1.1就业质量

1.1.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2018年,学院2018届毕业生4917人,截止到2018年9月1日,就业数为4874人,初次就业率为99.13%,对口率为73%;2017届毕业生数4250人,年终就业率97.6%,年终升迁率97.6%,转岗率为1.13%。在区域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依然保持稳步提高,表明了学生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1  2016-2018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

 

1.1.2毕业生月收入和专业大类月收入

根据跟踪抽样调查,本校2018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816元,比本校2017届(3568元)高248元。本校近四届毕业生月收入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2 近四年月收入变化趋势

本校2018届月收入较高的专业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4829元)、电气自动化技术(4462元),月收入较低的专业是食品营养与检测(3185元)、服装设计(3200元)、会计电算化(3264元)。

 



3 各专业毕业生的月收入、与本校2017届对比

 

1.1.3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根据跟踪抽样调查,2017届毕业生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为96%,比2015届毕业生上升为1个百分点,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表明了学生就业形势的进一步好转。

 

4  2015-2017届毕业生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1.1.4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

根据麦可思的跟踪调查,2017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为98.7%,比2016届毕业生高出0.1个百分点,比2015届毕业生高出0.13个百分点,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省级特色名校品牌效应逐步展现。

 



5 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

 

1.1.5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2018届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为65%。2018届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比例较高的院系是旅游系(68%),愿意推荐母校比例较低的院系是信息技术工程系(63%)。

 

6 各院系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1.1.6雇主满意度

2017届毕业生雇主满意度为100.47%,比2016届毕业生雇主满意度高出0.47个百分点。

 



7 雇主满意度

1.2在校体验

 1.2.1新生入学教育

为引导2019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远大理想,爱国爱校,健康成长,励志成才,学校对4553名新生集中开展了新生入学体验与教育。学工处组织军训、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举办专题讲座等活动。帮助新生顺利实现由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和适应。

 1.2.2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坚持“关注心理健康,享受快乐人生,做一个幸福的人”的工作理念,建立了“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心灵帮扶为重点,搭建学生成长桥梁。针对学生情况开展“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两个层面咨询服务,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疏导。9月份开展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11月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

1.2.3学生资助

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类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政策,将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关系社会、学院和谐稳定的大事来抓,从组织领导、制度规范、经费保障、责任落实等几个方面,不断加以深化和完善。进一步完善了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主的“奖、贷、助、偿、减、免、缓”和“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助学体系,形成了一条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成才的资助链,受助学生面达到40%以上,使这项工作达到“行之有效,助之有果”的成效。2018年,我院共有3782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各类助学金和资助等,资助金额共计1003.873万元。

1  2018年学生奖助学金汇总表

项目名称(全称)

项目种类

奖助人数

奖助金额(万元)

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

5

4

省政府奖学金

奖学金

5

3

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学金

300

150

省政府励志奖学金

奖学金

55

27.50

国家助学金(全年)

助学金

1,375

419.70

国家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

489

275.28

勤工助学(含校外)

勤工助学

898

9.093

困难补贴

困难补助

447

36.54

建档立卡学费资助

减免学杂费

148

72.76

爱心一日捐

助学金

60

6

合计

 

3782

1003.87

1.2.4社团和文化活动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工作,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需求等,学校为学生精心打造了42个社团,社团会员共3200多名。包括文学艺术类社团19个;体育健身类社团7个;公益服务类社团16个。学校成立社团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团委主抓此项工作。每个社团选定了有特长的教师和聘请外校资深人士担任辅导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每周开展社团活动 

学院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处、校团委、各学院等单位为主体,多方联动,丰富活动形式、拓展教育载体,营建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社团活动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在广大青年师生中广泛开展了一批“操作性、实践性、参与性、实效性”较强的文体活动。如第五届宿舍文化艺术节、“大型文艺会演”、“建筑好声音”、“庆国庆喜迎十九大”晚会、“英文歌曲大赛”,积极参加山东省第十五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多项文体活动,切实调动学生自发参与积极性,全面提升青年师生的综合素质。

学院针对学生需求,创新开展学生活动。连续两年获省征兵先进单位;学生资助工作省先进单位;获得省高校诗词大赛团体第一名、一等奖;省高校大学生歌手大赛组织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人;省高校大学生舞蹈大赛优秀奖;获省中职团委书记技能大赛二等奖;“猫九团队”获得新华网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冠军;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1人;泰安高校最美大学生“文艺之美标兵”1人;心理健康节省优秀组织奖,其中论文征文二等奖、三等奖各1篇、DV短片三等奖。

1.3职业发展

1.3.1毕业三年后职位晋升

根据跟踪抽样调查,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2013届学生毕业三年后职业成长较快。2015届毕业生三年后职位晋升比例达到61.5,比2013届毕业生提升1.5百分点。

 



8 毕业三年后职业晋升比例

1.3.2就业特点

2018届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类如下表所示。

2 主要职业类需求变化趋势

职业类名称

2016届(%)

2017届(%)

2018届(%)

财务/审计/税务/统计

15.3

14.1

10.4

销售

11.4

8.8

10.0

建筑工程

8.7

9.2

9.7

行政/后勤

5.5

5.3

6.8

机械/仪器仪表

3.9

4.0

5.2

金融(银行/基金/证券/期货/理财)

6.2

5.5

4.9

 

2018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类如下表所示。

3 主要行业类需求变化趋势

行业类名称

2016届(%)

2017届(%)

2018届(%)

建筑业

14.2

16.1

15.5

教育业

6.6

8.6

7.3

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

7.6

5.0

6.8

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

4.0

4.3

6.3

零售商业

5.7

6.0

6.0

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

9.2

7.6

5.6

 

2018届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72%),与本校2017届(71%)基本持平。毕业生主要就业于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58%),比本校2017届(60%)低2个百分点。

 

9 不同类型用人单位需求变化趋势

 

10 不同规模用人单位需求变化趋势

2018届就业的毕业生中,有86.9%的人在山东省就业。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为泰安(33.1%)、济南(13.5%)。

 

11 毕业生在山东省就业的比例变化趋势

1.3.3自主创业

根据对毕业生调查回访,2018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5.5%。比2017届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高5.47个百分点。本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最主要原因是“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46%);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大多数(88%)属于“机会型创业”,只有6%属于“生存型创业”。

 

12 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原因分布(合并数据)

自主创业毕业生集中的主要行业类如下表所示。

4 毕业生实际创业的行业类(合并数据)

行业类名称

就业于该行业类的比例(%)

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

9.0

零售商业

9.0

建筑业

9.0

2 教学改革

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塑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包容、和谐、进取、担当”的泰山精神,主动融入泰安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德高技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服务”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多方联动,协同发展”多元化办学模式、“德技并重,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和“四位一体”泰山特色校园文化等办学特色,并在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推进集团化办学、试行学徒制试点,推进国际化办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地探索和实践。

2.1专业建设

学院全面启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落实《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先行先试,推行泰职经验。进一步明确职能处室和教学系部的岗位职责分工,健全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应新旧动能转换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适时进行专业动态调整,由原来的41个专业优化重组为35个招生专业,实际招收34个专业。覆盖了农林牧渔、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文化艺术、旅游、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教育与体育10个大类。有3个专业大类专业设置数量达到5个或以上,其中装备制造大类7个专业、电子信息大类5个专业、财经商贸大类5个专业。201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备案,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通信技术3个专业开始招生。2018年5月新增机电一体化技术(海军)、建筑工程技术(战略支援部队)、电气自动化技术(陆军)、计算机应用技术(战略支援部队)四个培养方向,涉及到的军种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3个。

实施“优势特色专业培育工程”。重点扶持建设智能制造技术、现代经贸服务、绿色生态农业、艺术设计、信息技术专业群,打造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特色专业品牌,辐射带动所有招生专业科学发展。新增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首饰设计与工艺1个,新增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园艺技术1个。现代经贸服务专业群为省级品牌专业群。目前已建成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电算化、服装设计等4个省级特色专业;电子商务和园林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专业;首饰设计与工艺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园艺技术和电子商务专业是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继续实施“分阶段、项目化、协同式”实践教学模式,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发挥好泰安市第一公共实训中心作用,新建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物联网应用技术技能创新平台。

学院是“3+2”专本对口贯通培养试点学校,2017年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两个试点专业共招生73人,2018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47名学生全部升入山东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升学率100%。

学院是定向培养士官试点校,承担海军某训练基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士官的招收和培养任务,现在读的海军和战略支援部队定向士官达到4个专业330人。

5  专业情况一览表

设置专业数(个)

专业平均学生数(人)

2017年招生专业数(不含方向)(个)

2017-2018学年招生专业占设置专业比(%)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个)

重点专业数(个)

省级特色专业数(个)

国家

省级

国家

省级

35

363

34

97.14

1

3

5

9

4

2.2产教融合

2.2.1校企合作工作有新进展

与北京金色摇篮目、蓝色未来教育,山东船员培训中心、新岳海、山东科赛基农控股有限公司洽谈合作。筹备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与协同制造(3D打印造型)系列教师培训班培训工作。

2.2.2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学院与泰安市泰山玉研发有限公司、泰安市先锋自动化数控设计中心、泰安市遇石记玉石制品有限公司、北京李博生造型艺术有限公司合作的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联合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201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2018年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在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企业师傅、行业专家与职业院校教师围绕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按照基于工作岗位任务、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兼顾学徒未来发展需求的原则,企业提出岗位能力需求、岗位任职标准与晋升考核标准,行业专家与职业院校教师共同制订专业标准,按照岗位任务、工作内容制定课程标准、开发岗位专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成功申报山东省第四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2.3课程建设

学院2017-2018学年共开设869门课程,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纯理论课(A类)占13.81%,理论+实践课(B类)占75.83%,纯实践课(C类)占10.36%,B、C类课程占全部开设课程的86.19%。这说明学院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紧贴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体现了学院“德技并重、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特色。

6  课程属性信息

开设课程总数(门)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课程数(门)

比例(%)

课程数(门)

比例(%)

课程数(门)

比例(%)

869

32

3.68

176

20.25

661

76.07

7 课程类型信息

开设课程总数(门)

纯理论课(A类)

理论+实践课(B类)

纯实践课(C类)

课程数(门)

比例(%)

课程数(门)

比例(%)

课程数(门)

比例(%)

869

120

13.81

659

75.83

90

10.36

8  课程建设情况信息

课程门数

省级精品课程(门)

市级精品课程(门)

院级精品课程(门)

校企合作

开发课程(门)

专业核心课程(门)

869

35

15

83

50

72

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5门,市级精品课程15门,院级精品课程83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50门,依托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专业核心课程72门。学院开发建设的课程全部上传至网络课程中心,方便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共享。改造升级后的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形式上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和技能考核,突出了职业能力导向,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院深化思政课程、美育等课程教学改革,成立了成立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泰职院字【2018】24号),开展了课程思政的相关工作。

2.3.1实施“德技并重、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不断完善“德技并重、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明确“德技并重、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德高技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德育为首、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并重”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教学方式。

9  重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

行业主导、双业贯通、双证融合、项目推进

会计

虚实结合、四段递进

建筑工程技术

岗位引导、以岗定教

计算机应用技术

阶段培养、能力递进

旅游管理

旺入淡出、产学结合

园艺技术

两线四段三融合

汽车电子技术

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4+1+1”工学结合模式

服装与服饰设计

工学交替、能力递进

首饰设计与工艺

校企共育、三位一体

通过实施“课程体系优化工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为重点,完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全面实施以项目课程和有效课堂改革为重点的有效教学改革,推行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促进了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的融合;实施“分阶段、项目化、协同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规律,结合企业生产、用工实际情况等不同特点,分别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园艺技术专业,创新实施“两线四段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先正达(中国)、青岛海利尔药业有限公司、泰丰园艺有限公司等深度融合,“农时互聘”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不同学期通过对学生进行认知实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活动,分段协同培养学生单项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就业能力,综合培养职业素养,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3.2以项目为引领,深入推进有效教学改革

遵循职业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办学经验,突出“学生主体,能力本位”,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实施了以项目为引领的课程与有效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有效教学改革。所有专业都进行体现“理实一体”理念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制定并实施符合本专业特点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方案,灵活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推进体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将道德修养、职业素养融入教学过程。

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实际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53门,修订课程标准105门。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更新和利用,引进尔雅创新创业教育等通识课程38门,上海智慧树网络课程18门。不断推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改造升级后的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和技能考核,突出了职业能力导向,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2018年学院立项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2018年,在各级各类职业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2个,获省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38项,共计84个。

2.4创新创业

2.4.1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院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优质就业为导向,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实践锻炼为手段、以创业大学建设为平台,“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018年,学院以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参赛项目达到320项。获得新华网创客大学项目创客挑战赛第三季全国亚军,第二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全国大赛金奖,第二届“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中国赛区华东组一等奖1个、中国赛区铜奖1个,山东省高校“学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第十三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2.4.2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

学院通过举办创新创意比赛和社团活动,指导学生制订创业规划,进行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潜力的项目进行创业孵化。投入近200万元,扶持猫九大学生创业典型,带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目前,项目投入近200万元,猫九除运营“全国猫九校园项目”外,增加了猫九餐饮、百度数据标注、药店、美甲等项目,百度数据标注项目带动就业120余人,其中大学生20人,现在开始转型升级,逐渐向依托专业创业、教育服务方向发展。

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工艺改造,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创新成果形成与转化。近三年,市级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项,获得市级资金支持总计11.2万元;院级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共100项,院级资助资金8万元。

2.5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2018年,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快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泰职院办字〔2018〕10号),以全国第三批数字校园实验校为抓手,以教学平台应用为载体,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有效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院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与超星尔雅、中国知网等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化课程资源建设为重点,集教学资源、互动学习、评价考核于一体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推动了学院管理信息化和教学信息化建设,在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终身学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5.1系统完善构建“三位一体”专业教学资源平台

根据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等有关标准和规范,在专家指导帮助下,构建了 “三位一体”共享平台模型,实现各类资源库、课程展示及管理与应用的一体化设计,统一数据中心管理,数据直接对接质量管理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原始数据的作用,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过程数据的源头采集,实现校企共享、师生共享、专兼职共享、校内外共享。

根据“三位一体”资源共享平台框架模型,与北京中唐方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反复研讨修改设计方案,构建集专业资源库平台、课程资源平台、校企合作平台、课程开发平台、教学应用系统、移动学习系统、能力测试系统、实习实训系统等功能于一体的“三位一体”共享平台。

该共享平台支持网络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MOOCs等;支持备课、上课、移动教学、移动学习、即时交互等;支持6种渠道的资源上传并共享;能开发独具特色的电子书等;实现了学校企业、专兼教师、不同专业、校内校外优质资源的共享;真正达到了能学、辅教。有效促进了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促进了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了混合教学模式、翻转课程、项目教学等应用,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目前已建成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会计、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园艺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首饰设计与工艺9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带动专业群启动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20个。开展了三期59门核心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前后举办了12期中唐方德教学资源库平台、实习实训管理系统等的使用培训会,全面提高我院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水平。学院被省教育厅确立为山东省首批教学信息化试点单位。

 




 

 

13 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关系结构图

2.5.2质量管理与监控平台监控建设

按照应用需求和问题导向的理念,建成与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的要求相适应,能有效支撑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覆盖全院工作流程的质量管理与决策系统平台,将学院各项工作与信息平台结合,实现工作过程状态数据的实时采集,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我院教学、科研、咨询、管理服务提档升级,为决策咨询和工作高效运转提供支撑,构建基于“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动态监控。

平台建设遵循目标管理、八字质量改进螺旋、大数据分析等理念,进行深入调研和需求分析,我们确定了质量管理与监控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数据采集、过程监控、动态诊断,自主改进,最大程度地通过管理的信息化实现管理的智能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4  信息化质量管理与监控平台数据分析模型

2.6国际合作办学

学院加强与国际先进教育机构、高校合作,发挥世界职教联盟(WFCP)、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职教学会国际化工作委员会成员优势,按照国际化办学战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整合国内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强教师国际化意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提升学院的国际知名度,提高学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18年参加世界职教联盟(WFCP)年会,获世界职教联盟卓越奖一项,新增国际友好学校6所。

2.6.1推进教育资源引进工作

依托两个中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与利用澳大利亚悉尼协议范式下优质课程资源,引进国(境)外原版课程、教材43门同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引进课程资源的本土化转化,辐射带动学院其他专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开展专业调研和国际标准分析,修订现有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结合实际开发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14个探索开展悉尼协议范式下课程开发,把国际认证标准和国际工业企业界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及时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悉尼协议范式下的课程开发启动。

2.6.2 开展经常化师生交流

鼓励骨干教师、管理人员到海外学习研修,提升学历学位层次;鼓励和支持教师申报和参加国(境)外国培项目,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政府公派留学,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术队伍和管理队伍,不断提升国际合作办学教学和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培养效益和质量,全年教师出国出境67人天。与韩国信韩大学达成学生交流协议,每年派遣20名学生赴韩交流,并接收20名韩国学生来校交流。

2.6.3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高校交流合作

2018年学院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层次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毕业生工作或实习渠道。先后与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法国、韩国的多所高校开展互动交流;与加拿大卡纳多学院完成会计专业课程对接,为下一步的学分互认奠定了坚实基础。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平稳运行,毕业生57人,新招生23人,引进澳大利亚专业标准2个,原版课程43门。两个项目完成首次中外合作办学年报工作。

3 条件保障

10  资源表

指标

单位

2017年

2018年

1

生师比

16.4

16.82

2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71.62

74.59

3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元/生

7323.17

7062.3

4

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m2/生

11.45

10.58

5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个/生

62.7

57.3

6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

Mbps

10000

10000

7

教学计划内课程总数

874

869

其中:线上开设课程数

48

48

3.1院校治理

3.1.1全面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根据教育部诊改委批准的《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构建质量管理与监控平台的建设目标,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形态。平台建设遵循目标管理、八字质量改进螺旋、大数据分析等理念,进行深入调研和需求分析,确定了质量管理与监控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数据采集、过程监控、动态诊断,自主改进,最大程度地通过管理的信息化实现管理的智能化。

基于目标管理开展学校层面诊改。健全学校、系各层面质量保证机构,加强质量保证队伍建设,健全对质量保证机构及人员的考核制度。制定明确的学校发展规划及子规划,特别是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重点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质量保证目标。

基于绩效管理开展专业层面诊改。对专业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完善专业调研、专业动态调整管理办法、专业预警机制;对经费、师资、实训条件等专业建设条件的保障措施进行实时监控。对照学院专业建设标准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要素的相关项目,确定专业诊改的诊断点、质控指标和预警值等。

基于有效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层面诊改。课程团队对照学院专业标准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要素的相关项目,确定课程诊改的诊断点、质控指标和预警值等。课程团队制定本课程建设方案,建立本课程建设标准、教学标准。推进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改革。重视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形式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实施突出到课率、参与率、达标率等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教师层面诊改。按照各层级人才发展标准,建立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实时跟进指导培养举措。完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健全教师个人发展空间建设。在质量管理平台进行动态监控的基础上,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的自主诊改,对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研科研推进情况、社会服务情况等阶段目标进行即时跟踪服务,及时预警。

基于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学生层面自主诊改。制定学生素质教育方案,明确学生培养目标、素质标准;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制度;健全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健全对育人部门工作及效果的诊改制度,重视育人目标达成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提升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等内容,形成育人工作常态化诊改机制。

3.1.2加强大学章程建设

根据《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在调研、征求意见及专家论证基础上,依照法定程序,完成学院《章程》的修订、审议、审定、核准和实施工作。经省教育厅核准后,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机构,优化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全面梳理规章制度,做好制度“废、改、立”工作。深化“院系”两级管理,推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明晰权责和转变职能,探索出台实施“院系”两级管理办法;探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效能,激发办学活力,建立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有利于体现效能和公平的新机制,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

3.1.3加强督导、定期考核,做好职称评聘和奖励

督导室工作人员定期组织听课、评课、座谈等活动,学院领导每周一到联系系部听课。督导室工作人员要对教师培训工作提出改进要求,对每年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考核,并要求教师根据个人培养规划与个人成长进度撰写阶段性个人发展报告。各系(部)在考核的基础上对教师培养情况进行总结,做出评价,并形成书面材料报教务处。组织人事处会同教务处对教师的师德表现、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及个人培养规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评。

在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中,注重考察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实绩、技能水平和技术研发成果等,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工作业绩考核的指标。“双师型”教师、参加新课改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教师职称,鼓励教师取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职业资格证。对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的专职教师按一定比例计算工作量。

完善《师生员工奖励管理办法》,开展优先推荐评选工作。定期评选表彰在师德建设、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技术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对获得优秀的教职工、参加技能大赛和质量工程建设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3.2教师队伍建设

3.2.1师资结构

通过引进、培养和聘用,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院积极争取上级人才政策,不断引进高尖端人才,出台《关于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的规定》等文件,鼓励学院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依托校企合作,设立兼职教师岗位、特聘专家岗位,选聘企业能工巧匠担任专业带头人,促进了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

 



15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比例
11 教师队伍性别及年龄结构情况表

教师类别

未折算人数(人)

性别结构

年龄结构(人)

35岁及以下

36-45岁

46-60岁

61岁及以上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校内专任教师

366

171

46.72

195

53.28

92

132

142

5

校外兼职教师

144

71

49.31

73

50.69

82

27

33

2

校外兼课教师

58

27

46.55

31

53.45

29

8

18

3

12 教师队伍专业技术职务及双师素质情况表

教师类别

未折算人数(人)

专业技术职务结构

双师素质

高级

中级

初级

双师人数(人)

比例
(%)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校内专任教师

366

111

30.33

159

43.44

73

19.95

273

74.59

校外兼职教师

144

10

6.94

11

7.64

1

0.69

-

-

校外兼课教师

58

11

18.97

11

18.97

7

12.07

-

-

13 校内专任教师学历、学位结构情况表

校内专任教师数(人)

学历结构

学位结构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大学

博士

硕士

学士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366

4

1.09

93

25.41

265

72.4

11

3.01

217

59.29

84

22.95

14 专任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情况表

校内专任教师人数 (人)

专任青年(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情况

专任青年教师数(人)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数(人)

具有以上学历或学位的教师与专任青年教师比例(%)

366

224

172

76.79

*注:按学年授课时间32周计算。

在师资队伍构成方面,校内专任教师366人,校外兼职教师144人,校外兼课教师58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59%,较上学年增加2.97%。

在年龄结构方面,我院专任教师中,35岁及以下的教师9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5.14%,36岁至45岁教师132人,占比为36.07%,46岁至60岁教师142人,占比38.8%。专任青年(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172人,占专任青年教师数的76.79%,较上学年增加1.03%。表明我院专任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比例较高,而且学历较高,师资队伍潜质较好。

在职称结构方面,校内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11人,占比为30.33%、中级职称教师159人,占比为43.44%、初级职称教师73人,占比19.95%,职称结构合理。

在学历(学位)结构方面,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为26.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28人,占62.3%。学院重视技能型人才引进,在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争取职称评聘数额,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取得良好效果。

3.2.2教师企业研修和培训

学院成立由分管师资的业务院长为主任的教师发展中心,主要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以促进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为重点,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对所有教师进行职教能力达标测评。教师发展中心每年初对上一年度教师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对教师培训进行考核,并做好本年度教师培训计划。各系(部)根据教师发展中心的规划,制定相应的教师培训、培养措施,针对教师的具体情况,采取精品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立项、精品教材建设、科研项目立项、高级进修、专题研修、撰写专著、学术研讨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养。

按照《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实行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以促进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为重点,所有专任教师三年内都轮训一遍。每个青年教师根据个人教育教学实际,按照教务处的统一规划,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认真总结个人成长经历,填写教师培养周期内的培养规划任务书,建立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进修、高级研修、企业实践、国内外访学等活动,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专家对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各系(部)通过举办活动,为本部门教师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积极执教公开课、举办专题讲座等。

按照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以促进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为重点,所有专任教师三年内都轮训一遍。实施访问工程师项目,专业教师每年利用寒暑假进行4周以上的生产实践锻炼,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和合作研发。

15 校内专任教师业务培训和教学科研情况表

学年

培训进修

挂职锻炼

社会兼职

质量工程项目

科研项目数(省级以上)

公开出版著作与发表论文

人次

时间(天)

时间(天)

时间(天)

2017-2018

141

1801

2937

3385

19

95

93

本学年,专任教师培训进修141人次,累计1801天;挂职锻炼总计2937天,社会兼职3385天。本学年我院教师承担质量工程项目19项,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在研课题95项;公开出版著作与发表论文数93部(篇)。学院继续实施“名师递进培养工程”,以服务教师成长、培养“四有型”教师为目标,加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强化培训学习,建成了一支名师带动、骨干支撑,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教师承担的质量工程项目、在研课题、科研经费到款金额等都较上学年有了显著增加。

3.2.3教师工作量

本学年专任教师中有329人承担了授课任务(专任教师中有31人承担了五年制中专段的教学任务,平台数据中未予统计)。专任教师人均学年授课314学时,人均周学时9.8学时(不含部分教师承担的五年制中专段教学学时)。与上学年相比,兼职教师授课时数、承担的B、C类课程时数都有较大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学院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学院改革发展,在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活动中积极献计献策,他们提出的宝贵经验得到重视和采纳,对学院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加,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16专任教师授课情况表

教师

类别

授课人数

A类课

B类课

C类课

合计

年人均

人均周学时*

门数

比例

门数

比例

门数

比例

门数

比例

课时

校内专任

329

173

18.6

626

67.3

131

14.1

930

100

314

9.8

*注:按学年授课时间32周计算。

3.3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实施“分阶段、项目化、协同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多维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了实践教学运行与管理,安排教师进行实习巡回指导,加强校外实践教学检查,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

目前校内实训基地184个,建筑面积57067.9平方米,2017—2018学年新增设备值359.25万元,主要用于学前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等专业实训室建设。校外实习基地251个接待学生量8370人次,其中,接受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2085人,学校派指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406人次,接受应届毕业生就业数1022人。从数据中看出,我院实践教学基地已基本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构建起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学院重视双证书工作,设有4个具有独立资质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14个2019-2020学年共有4试点开展了考核工作。下一步学院将积极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课证融合提高考核通过率,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增强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

17  校内实训基地情况

基地数

建筑面积(平方米)

设备值(万元)

设备数(台套)

使用频率(人时)

原材料(耗材)费用(万元)

设备维护费用(万元)

专职管理人员(名)

设备

总值

当年新增设备值

社会捐赠设备值

设备总数

大型设备

校内

社会

184

57067.9

8022.27

359.25

8520

130

2293581

40060

225.55

39.55

38

184

18  校外实训基地情况

校外实习基地数

接待学生量(人次)

其中接受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人)

学校派指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人次)

接收应届毕业生就业数(人)

251

8370

2085

406

1022

19  1+X”证书试点情况

所属批次

证书及等级

参与试点的专业数量

参与试点的专业名称

第一批

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1

物流管理

第一批

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1

计算机应用技术

第二批

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2

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第二批

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1

电子商务

第二批

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2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软件技术

第三批

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4

食品营养与检测,园艺技术,畜牧兽医,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

第三批

宠物护理与美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1

畜牧兽医

第三批

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1

数控技术

第三批

数字创意建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1

环境艺术设计

第三批

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1

旅游管理

第三批

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1

会计

第三批

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1

会计

第三批

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2

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

第三批

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1

学前教育

3.4经费投入

2017-2019三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情况。其中:201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1676.00万元。201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0058.00万元,比上年减少1618.00万元,减幅16.18%。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6365.62万元,比上年增加6307.62万元,增幅63.08%。

学院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事业收入,其他来源较少,创收方式较少。对财政主渠道拨款的依赖特征明显,经费多元化来源有待进一步加强。“其他收入”在办学经费中占比较低,经费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事业收入,资产运营和科研创收能力不足,现有政策不能充分调动部门创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杂费收入逐年稳定增加,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学院立足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资源、专业发展情况、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等客观实际,加强招生宣传充分利用好各类媒体资源,通过招生问答、招生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方式,宣传高职扩招的政策内容、具体的招生方案,让广大考生了解高职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及时回应广大考生关切的内容,学院的在校生规模不断提高,增强学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3.5政策保障

20  落实政策表

指标

单位

2017年

2018年

1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11436

8599

其中: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

1013.68

724.3

2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500

460

在岗教职员工总数

486

489

其中:专任教师总数

377

366

3

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万元

797.11

812.5

4

生均企业实习经费补贴

0

0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0

0

5

生均企业实习责任保险补贴

30

30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0

0

6

企业兼职教师年课时总量

课时

36946

43199

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247万

583万

其中:财政专项补贴

0

0

为加快发展具有泰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根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13〕126号)等文件精神,泰安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和《泰安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4年-2020年)》,积极履行举办方责任,全面加快构建全市现代职教体系,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和扶持政策,建立了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并实现了逐步增长,形成举办方为主的多渠道投入机制。

3.5.1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市政府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实现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职业院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到2020年,形成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教普教融通,体现幸福教育、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泰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5.2加强统筹规划,促进落实目标任务

市政府已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资源配置、条件保障和政策措施。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编办等部门认真履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职责,认真实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共同促进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和总体目标的实现。

3.5.3完善职业教育投入长效机制

市政府全面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将职业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职业教育经费正常增长机制,新增财政性教育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严格落实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部分分别不低于两项附加征收总额的30%。 按省政府要求制定并逐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财政性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4 服务区域

21  服务贡献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17年

2018年

1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11406

12343

毕业生人数

3326

4917

其中:就业人数

3291

4874

毕业生就业去向:

A类:留在当地就业人数

2814

1897

B类: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人数

0

0

C类: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人数

1975

2827

D类:到500强企业就业人数

204

302

2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万元

20.75

5.5

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

万元

0

260

3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万元

85.85

180.66

4

技术交易到款额

万元

623.4

522.9

5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万元

345

104

6

公益性培训服务

人日

56389

42662

4.1招生

2017年计划招生4750人,实际录取4380人,实际报到4349人,新生报到率为99.22%。2018年实际录取4715人(含五年制、“三二连读”后二年转段698人)。

22  2017年招生情况表

计划招生数(人)

实际录取数(人)

实际报到数(人)

新生报到率(%)

4750

4380

4349

99.22

 

23 报考原因情况表

项目

学校品牌

专业爱好

就业优势

技能培养

地理位置

他人推荐

其他

合计

人数

1580

1450

545

398

208

177

1

4349

比例(%)

36.33

33.34

12.53

9.15

4.78

3.84

0.02

100

 

 

 

 

 

学院办学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一批学生认可、社会急需的专业。学院招生生源一直比较充足稳定,学生第一志愿上线率、新生报到率均较高。2019年高职录取4017人,实际报到3876人,报到率为94.25%。

学院士官招生实现重大突破。2018年士官招生专业从单一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扩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四个专业;兵种从单一的海军扩展为陆军、海军、战略支援部队三个兵种;招生计划从2016年的50人也增加到2018年的230人,并含有五名女兵计划。

4.2人才支持

2018届毕业生为4917人,受生源回升影响,毕业生人数显著上升,比2017届毕业生数多667人。2018届就业的毕业生中,有86.9%的人在山东省就业。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为泰安(33.1%)、济南(13.5%)、青岛(6.6%)、临沂(7.5%)。

近三年,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就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来看,本市区就业占76.47%,东部沿海占20.1%,其他为3.43%。毕业生就业主要方向为本地就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提供了支撑。

24  主要就业城市需求变化趋势

城市名称

2016届(%)

2017届(%)

2018届(%)

泰安

21.2

25.7

33.1

济南

8.9

13.5

13.5

临沂

9.1

8.0

7.5

青岛

8.5

8.1

6.6

潍坊

8.5

5.3

6.1

4.3科技研发

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服务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应用技术研发和职业教育研究为重点,面向教育与生产实践第一线找课题,注重与企业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注重培育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

4.3.1 完善教科研管理机制

完善科研管理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评价机制。本年度重新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颁布《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完善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架构,健全系部科研工作委员会;完善原有的《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管理办法》《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量化考核管理办法》《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奖励办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科研管理机制。

4.3.2建设产学研共享平台

对接泰安优势产业,依托名校重点建设专业,整合校企相关研发资源,完善建设省级““现代绿色综合农业工程技术中心”, 新建“物联网应用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和“机电产品创新创业平台”两个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完善建设协同创意文化设计研发中心、软件开发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现代经贸服务中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汽车检测中心、机器人研发与服务中心、旅游文化开发与服务中心等7个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参与企事业单位重要项目、重要课题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推广,积极承担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责任。

2018年度立项各级各类课题132项,其中市厅级以上课题85项,院级课题47项;荣获省市科技和社科奖励 17 项;授权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 138篇;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承担行业企业委托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各类横向项目19 项。

4.4社会服务

25  社会服务信息

学年

与专业相关社会技术培训(人天)

校内专任教师社会兼职(天)

职业技能鉴定(人次)

学校为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万元)

2017-2018

25380

3385

286

522.9

2018年,学院充分挖掘办学潜力,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与专业相关技术培训25380人次,为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达到522.9万元,校内专任教师社会兼职3385天,比上一个学年有显著增加。学院积极推进标准化考场建设,承办了春季高考(农林果蔬类)技能考试等15种社会性考试;举办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阳光工程项目等培训,全年共培训就业困难退役士兵262人。

今后,学院需要进一步强化继续教育工作,为行业、企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决策咨询等社会服务,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学院知识密集优势,加强学院与企业的多层次合作,积极争取社会(准)捐赠,增加学院办学资源,增强学院的办学竞争实力。

4.5精准扶贫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2018年度工作要点,任务分解到部门,构建责任体系,确保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学院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加强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协调与统筹管理。

学院加强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落实。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认真宣传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确保每个学生熟知国家政策;认真做好教育扶贫自查工作,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建档立卡、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做好问卷调查,对在各项资助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彻底排查;对受资助学生进行资助政策专项培训,安排受资助学生利用寒暑假通过进村入户、参加公益服务等各种形势 “现身说法”宣传资助政策;认真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现实困难,对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问题。

4.5.1做好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资助工作

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领导和负责学生各类资助管理工作;出台《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奖助学金评审细则》《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 》《关于事业收入提取资金资助使用方案》,为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2018年认定困难学生2832人;评审上报各类奖助学金2257人,总金额760.3万元。招生录取期间为新生发送“资助宣传手册”;为562名贷款贫困生录入回执单;组织130余名学生参加各类勤工助学活动。上报2018届特困毕业生、特困贷款毕业生、服兵役学生学费补偿515人。2018年有266名新生经“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工作,完成219名高职困难生建档立卡和困难地区少数民族的统计完善工作,为219名省内户籍在校生落实学费减免,为9人孤儿(其中含3名建档立卡生)落实学费及住宿减免;在为孤儿落实两免一助的过程中,其中有三名学生既是孤儿又是建档立卡,那我们就在其作为建档立卡学生学费减免的情况下,按照孤儿两免一助的政策继续落实其住宿费的资助,并按照每生每年平均3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准确落实到位确保了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失学。为225名建档立卡及孤儿贫困学生建立档案,一人一册,实事求是,分类管理,个别指导,及时更新贫困生受资助数据,定期向高校资助管理系统内上传建档立卡学生阶段性受资助数据,强化对贫困生帮扶工作的监督监测。

4.5.2落实招生就业精准扶贫工作

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实施定向招生和订单培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学校在招生宣传的同时,重点向他们宣传涉农专业和定向培养招生,积极引导他们报考适合个人发展的订单培养专业。

建立贫困学生创业就业档案、贫困学生定期访谈制度。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贫困生自立人格的培养,定期开展“职业指导 ”与“创业教育”活动,传播和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引导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帮助大学生学习与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搭建多种活动平台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与其他学生积极互动,融入到群体生活中,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与创业就业能力。

开展针对建档立卡学生的第二课堂。根据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专业情况及个人兴趣爱好,开展以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个人能力为核心的第二课堂。采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的办法,为他们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与实践课程学习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主动参与提高各种就业能力的项目训练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有效加强校企合作方式,开发优质就业岗位,力争让所有毕业的贫困学生都能实现有效就业。

制定分时段、全过程性就业帮扶措施。针对贫困生在校期间、毕业前、毕业时、毕业后四个时段,制定针对性措施,精准施策。在校期间加强贫困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积极组织参加创客训练营和创新创业大赛,为创业实践的贫困生提供政策服务。毕业前组织就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创业导师和创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班主任辅导员与贫困生就业创业座谈会,由贫困生现场选择结对,“一对一”就业政策宣讲和就业指导服务。毕业时筛选优质企业和好的就业岗位,重点向贫困生推介,对贫困生就业推荐不限次数,确保每一位贫困生找到工作。毕业后运用互联网、QQ群、微信群、麦可思就业评测平台和实地调查,及时掌握贫困生就业创业情况,开展全流程指导、全过程跟踪、全方位帮扶,力争让每一名贫困生都实现满意就业。

开展面向西藏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活动。积极参与山东省事业单位面向西藏生源的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通过报名和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公示拟聘人员名单等程序,招聘人员1名,目前已到校工作,有力的促进了我省就业援藏工作。

4.5.3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与省内中职院校开展三二连读合作办学。根据《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办法》《关于公布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举办学校及专业备案结果的通知》(鲁教职字〔2018〕20号)等文件,2018年我院获批34个三二连读专业点,其中包括学前教育专业点6个,与省内15所中职院校开展三二连读学生的培养。

2015-2017年对汶上职业中专等7所中职学校结对帮扶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对帮扶学校进行帮扶、指导等工作。学院派出12人次分别到相关学校进行信息化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获得了8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取得了良好成效。

4.5.4积极参与专业技术人员援疆工作

2017年初,学院选派1名教师参加为期一年半的第九批援疆工作,承担新疆喀什岳普湖县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电子电工技术的教学工作。援疆期间,援藏干部发挥自己的专长,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制度和经验带给学校,帮助学校解决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汽车专业发展方面。援藏干部先后被喀什地委评为“喀什地区优秀援疆人才”,被岳普湖县政府评为“优秀援疆工作者”,被山东省援疆指挥部评为“山东省优秀援疆人才”,被泰安市援疆指挥部评为“第九批优秀援疆教师”,被受援单位评为“优秀援疆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被评定为“优秀”等次。

5 面临挑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国家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相继出台。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对高职教育的新要求为学院创造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学院经过3年的名校建设,全面贯彻“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升了办学实力。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学院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校企合作不够深入,高水平师资还不多,社会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办学的质量和特色有待进一步凝炼。

5.1校企合作需进一步加强

1.继续完善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在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修订等方面加强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企业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完善高技能兼职教师人才库,重点专业聘任企业行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专业带头人,进一步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与管理。

2.提高系部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师生在技术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教育教学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相融合,鼓励系部主动与企业联系合作,互建共赢。

5.2师资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1.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一是用好上级政策,加大聘任高技能人才的力度,强化企业首席技师对学生校内外实习实训的指导。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通过参加技能竞赛与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到企业顶岗实践等措施,锻炼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聘请职业教育专家及技能大师来校指导,提升教师教育理念、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继续实施“名师”津贴制、“特聘专家”年薪制、“兼职岗位”工资补贴制等措施,完善师资建设专项经费制度。

2.不断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争取政策,优化激励机制,完善教师考核办法,实行优质优酬;加快学院综合改革,改善事业发展平台和工作环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优先保证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师资力量配备,同时兼顾其它专业师资需求。

5.3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1.提升专业教师服务产业能力。目前学院承担的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略少,教师获得的技术专利数量不多,技术专利转化率不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学院已经将社会服务项目列入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等要求中,加大教师参加实践力度,增强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不断提升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2.发挥学院资源优势,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技能鉴定站的作用,加强职业资格鉴定及培训服务,进一步做好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等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依托职教集团和深度合作企业,合作共建力帆汽车人才培养中心、泰山玉雕人才中心、泰山育才旅行社等服务实体。积极发挥各方面作用,多措共举,不断提升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十”期间,学院将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突出办学“服务”价值趋向,以创建全国优质专科高职院校为目标,以全国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校建设为抓手,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内涵发展,积极培育办学特色,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效益。

 

 

上一条: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公告

下一条:2020年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紧缺专业和研究生以上岗位面试通知